找回密码
 马上注册

快速登录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手机号码,快捷登录

手机号码,快捷登录

搜索
在线发布面坊、帮工信息面坊工作服 188 7521 8789 虚假面坊信息举报公众微信:miantiaowang
查看: 3604|回复: 0

云阳面条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1-11-6 22:25:0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: 江苏镇江
-
星期天的早晨把觉睡到自然醒来,慢吞吞的梳洗完毕,把上街要办的事情打了腹稿,理了顺序,才悠闲的出门。

       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第一件事是要先找个地方“过个早”再说。准备要办事的第一站旁边刚好有个全城闻名的面馆,虽然面馆的客人很多,在我之前还有很多客人在排队,但我今天有时间、也有耐心。找个座位挤了下来,便开始静候我要的杂酱面端来。

       举目一望,面馆此时少说也有五六十人,来的来,走的走,热闹非凡。老板很年轻,戴着耳麦当总指挥,正忙得不可开交。他一边收着钱,一边招呼新来的客人,还要把客人要的牛肉面、猪肝面、鸡杂面、膳鱼面、肥肠面、杂酱面、混合面报给厨房;真是佩服他的好记性,客人这么多各式各样的需要都能记下来。厨房是通透式的,虽然里面的人忙得团团转,但随时都把灶台及锅碗瓢盆收拾得比较干净,客人看着就放心。老板看到厨房又一锅面条出锅了,赶紧指挥服务员把面条送到三号桌四号桌五号桌六号桌,竟然是一丝不差。

       眼前生意火爆的面馆,让我不禁便想起了一系列关于云阳小面、包面的故事来。

       八年前,我还在镇里工作的时候,曾到沙市镇柿坪村去开过现场会。柿坪地处我县偏远地带,可就在这个小村子里,靠一个面粉机走南闯北挣来的百万富翁就有十几个,几十万元家产的也有好几十个。村里的干部介绍说,云阳的手工面条在外地可吃香了,它特殊的生产工艺,让生产出来的面条没有机油味,很环保,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。从此我便对让家乡人发家致富的云阳面多了一份特别的情感。

       让我正视小小面生意的还是另外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。六年前,朋友Y姐所在的公司改革,才四十来岁就下岗了。女儿还在读书,光靠她男人的工资养不活一家人,得找事做。在养殖牛蛙等生意失败后,她开面馆的鸽友贯彻落实“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”的古训,出手拉了她一把,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看家的煮面手艺传授给Y姐。Y姐勤奋刻苦,果然学到了真传,她开的碗碗香面馆一开业就受到了大家的喜欢。生意慢慢上路后,又聘用了几个帮手,增添了蒸扣碗等项目,把十几平方的小面馆改成几十个平方的大面馆来经营。前年,她的面馆还被县里评为云阳县名特小吃。春节我们在一起聚会时,她自豪的说,比以前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强多了,现在她的面馆不仅可以轻松解决女儿读大学的费用和一家人的开销,每年存折上的数字还在不断上升。真是天道酬勤,功夫不负有心人,只要用了心,煮面条卖这样的小本生意也可实现人的希望和梦想。

       据说,云阳面生意其实有很悠久的历史。2000多年前,汉王刘邦与樊哙来云阳招兵访贤路过云安,发现一大白兔过江,樊哙张弓射兔,白兔中箭往汤溪河畔荒山逃窜,樊哙尾追至大井处,白兔失踪,却发现石缝中有乳白色液体流出,尝之味咸。樊哙即告刘邦,刘邦令当地隐士扶嘉率民凿井熬盐。随着云安盐业的兴盛发展,各地商贾汇集到云阳。外地人到了云阳,首先要解决的是吃的问题,于是云安古镇的羊杂碎、包面、小面等经济实惠的小吃店便应运而生。这些特色小吃的手艺世代相传,在今天的云阳新城,你还可品尝到古时盐商享用的正宗的云安羊杂和云安包面。

       到周末行程的最后一站办完事,打了个的士赶回家跟家人共进午餐。一路上和司机闲聊,司机说,他的前任老板开了三十年车,把车生意搞闷了,现在到西安开面条厂去了。又听到了云阳面条的故事。嘿嘿,今天还真有面条缘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马上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Copyright © 2010-2023 重庆鲜面条网(cqxmt.com)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营业执照

渝公网安备 50023502000327号

ICP备案号:渝ICP备13008162号-7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